1、所有的企業都要知道如何面對未來
有人問我,如果以未來決定現在,我們要用什么樣的方式看未來?
其實每個人的角度會不太一樣,比如:
· 對學生來講,他最需要討論的是面向未來的知識;
· 對企業來講,可能最需要討論的是去尋找有面向未來能力的員工;
· 而對員工來說,他最重要的是能找到跟企業共同成長的平臺和機會。
無論哪個角度,我們都需要討論一個話題:最重要的是不能太依賴于原有的經驗,以及自己已有的核心能力,我們反而更需要知道,未來的變化在什么地方?如何面向未來?這是我們今天必須調整的部分。
2、企業的經營觀、人才觀必須重構
我在《經營的本質》一書中講到,從經營上來講,只需要關注四個元素:
· 顧客的價值
· 成本
· 規模
· 盈利
但我前面都加了定語,
其一,「顧客的價值」最重要的是工作和經營的思維方式和出發點。
其二,「成本」中,我強調有競爭力的合理成本。
我是一個比較反對低成本的人,成本必須合理,但這個合理的成本要有競爭力,這是對經營能力最大的檢驗。
其三是「規?!?,很多時候我被人問是不是特別喜歡大企業?我跟他們說我不是特別在意企業規模的大小。
但我在意一個有效的規模,因為只有「有效的規?!?,才能真正理解你跟顧客的關系是什么。
最后是「盈利」,我喜歡用一個詞表達,叫「具有深度人性關懷的盈利」。也就是你的盈利一定來源于對人性的關懷。
3、我從基本元素上談,就是想說我們今天經營觀重構時,一定要了解在技術驅動變化下,人的價值、需求、對世界的理解、對生活的美好追求,已經完全呈現出來,這一切的呈現就是你的經營觀必須以此來定位。
如果我們的經營觀還只談盈利,談企業的輸贏,談自身的價值,這個經營觀是一定要被調整的。
我一直講:「生意,就是生活的意義」。這是我對經營觀重新的闡釋,沿著這樣的經營觀,對人才的要求也就變了。
我在組織管理研究中發現,今天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組織要駕馭不確定性。駕馭不確定性的組織只有一個解決之道,就是他的組織成員能持續擁有創造力。
所以,從人才角度來講,我們更關心的是,你能不能搭建一個平臺,可不可以讓他擁有知識,能不能讓他真正把企業變成知識驅動的企業。
在知識渠道和平臺的概念下,人才就能真正的發揮作用。對人才的定義,也會有很大的改變。
我曾經說,人力資源今天也會重新被定義。之前在人力資源里面比較關心員工的勝任能力,稱為勝任力模型。
但今天我們會關心員工的創造力,所以需要從勝任力到創造力的改變,這種改變意味著我們對人才觀的理解也要調整。
這一方面是對企業談,另外也是對員工去談。
如果我們雙方都可以基于知識認知和知識驅動的前提下討論,我相信你的知識體系也讓你能與企業、與技術增長同步,這是我對很多企業在人才觀上的期待。
這樣的人才觀會讓這家企業的競爭力超越傳統人才觀的企業,而它未來創造力的想象也會給這個企業帶來非常大的成長空間。
4、能不能把優秀的人聚集到你的平臺
決定你的企業生命力
在今天的職場,最重要的應該是賦能的場景,不應該是一個管控的場景。
如果是一個賦能的場景就應該有智慧,有知識、有信息、有彼此的交互,即智慧激蕩。從組織的邊界上來講,應該是完全融合的邊界。
這種融合的邊界,無論你是多么強大的個體,都必須在一個能夠集合智慧的平臺上,你的價值才會被放大。
所以這個組織邊界和組織價值,是一個我們能衡量,能面向未來的企業必須具備的組織屬性。
從激勵層面上,我希望今天的激勵不是為了績效考核,而是從個體價值意義或企業價值意義去討論。我們在激勵中,怎么能讓整體體系和包括個體在內有一種面向未來的能力。
這樣的激勵的體系,才能讓我們看到,這家企業對成長負責,對員工負責。
能不能讓員工在平臺上更好的發展,讓員工具有更強的社會生存能力,是作為雇主需要關注的話題。
我希望人們回到工作場域中,不為工作而來,其實我們為生活而來。
今天作為企業、作為雇主,它的挑戰不在于能不能在市場中取得成功,而在于可不可以把最優秀的人聚集在這個平臺上。
因為市場一直在,我從不擔心企業會不會有機會。機會永遠都在,它一定給有準備的人。
這個有準備的人,在今天是那些可以學習,能夠合作,愿意付出,能夠擔當,能夠超越和挑戰自己的人。
這些人非常優秀、非常有能力,企業能不能把這些人集聚在你的平臺上,決定了你企業的生命力。這是今天對企業成長的基本的要求。
5、我會給承擔這三層企業責任的企業
非常高的尊重
只要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單元就必須承擔社會責任,這是基本的要求。在社會責任上,可以分幾個層面:
第一個層面就是最基礎的責任,你要擔當起來。
比如你要提供好的產品,提供好的服務,比如你一定要對你的員工好,一定要依法納稅,要和周邊環境和諧發展,你必須實現社會對你的期望價值,這是最基本的社會責任。
在基本的社會責任基礎上,如果你能再往前做一步,比如說推動社會進步,對人類文明具有貢獻,這個社會責任會顯現的更加明確。
如果我們再往前推,可以推到大的自然環境、社會發展、整個經濟的進步和繁榮,我想這些層面上可能都是。
作為企業或者一個企業家,我為什么會給他們非常高的尊重。我覺得這些責任基于一個機構中,基于一個人的身上,他們都能努力的呈現出來,的確需要我們景仰。
我也希望這樣的企業、這樣的企業家能更多的涌現出來。
如果更多的企業具有公民意識,去擔當企業的社會責任,我相信因為企業這個層面所影響的從業人員、資本和環境,就會給社會帶來非常美好的一面,這是我非常期待的。
6、中小企業面臨眾多難題
我有三個建議
技術帶來的更大的變化就是中小企業的成長速度比我們想象的要快。
我花了 10 年時間,一直在做一件事情,就是尋找中國管理杰出模式,中國管理杰出模式獎。
今年剛好是第十年。第十年,跟前九年都不太一樣。前九年評出來的 8 到 10 家的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獲獎的企業都會有 15 年-20 年的企業歷史,但今年評出來的 8 家企業中,有 5 家企業創立時間都在五年之內,最短的一家是兩年。
這個現象非常特殊,這意味著今天企業的增長速度非???。
同樣的情形,它被淘汰的速度也非???。如果說企業增長的速度特別快,對組織管理的挑戰特別大,我們就不得不面對三個難題:
第一,人員的規模增長速度非???。
一個企業可以從一年半的時間,從一個員工,暴漲到三千個員工。
而在過去的企業管理歷史中認為,超過兩千人就是大型企業,可是這還是一個中小企業就超過三千人了。
為什么說兩千人就是一個大型企業?因為兩千人帶來的復雜性就足夠大,如果你的規模不足以支撐兩千人的時候,管理挑戰是非常大的。
中國企業最大的難題就是規模不夠大,但人很多。如果你的規模夠大,處理人的復雜性是可以的??赡阋幠2粔虼蟮臅r候,人又很多,管理難度就非常高。
第二,中小企業在成長過程中,更大的力量是面向市場而不應該在內部管理中消耗時間。
這個難題如果不能解決,有可能把內部管理做好了,反而外部的機會沒有了。這是第二個難題。
第三,很多中小企業沒有更多的資源,去吸引更優秀的人。如果你沒有更優秀的人,你也很難做非常好的成長。
這三個難題我先告訴大家,換個角度說,作為一家中小企業,恐怕都必須接受這三個難題的挑戰。那么我們應該做什么?我的建議是這樣:
首先,中小企業不要在人數擴張的速度太快。
應該把更大的精力、注意力表現在市場中。我希望你是一個小企業,但擁有眾多客戶。當你擁有的顧客非常多,你內部人的力量就會被更大地激發出來。這時你其實不需要特別多的人。
為什么建議你不要用特別多的人,因為我不希望你陷在管理的復雜性上。雖然我是教組織管理的,但我還是建議你先降低管理復雜性。降低管理復雜性的方法非常簡單,就是人減少就可以,不要急于去在人的擴張上花太多腦筋。
第二,中小企業在早期要用最簡單的直線管理。
直線管理的好處是決策非???,內部內耗非常少,使命非常的清楚。在這一點上是我給創業者提的要求,我甚至覺得很多創業者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太高。
我有時看很多小的企業,給自己一個非常大的頭銜,動用了「首席執行官」的頭銜。這讓我非常吃驚,一個很小的創業企業就給自己一個很大的頭銜。
當你有這么高頭銜時,你一定會養成一個習慣:我得有很多兵,不能當光桿司令。這就導致搞很多兵出來了,當你有很多兵時,你已經陷入很煩瑣的管理當中。
我希望你是一個「首席顧客官」而不是「首席執行官」。
如果創業者能夠是一個首席顧客官,這個企業我真不會擔心,因為你在組織管理中的道理也是對的,這是我的第二個建議。
最后,組織管理中要先形成規則。
規則是管理中最重要的事,就是應該有一個約定,把各自角色做好。這個規則形成后,整體的管理就會朝著一個有序的、有效的、讓人們各安其位,又能發揮作用的方向發展。
我能給的建議就是這些,我更期待你跟市場和顧客互動,期待每個人在這個平臺上自由發揮,但又有規則。那樣的中小企業就會成為領袖級企業,對此我充滿期待。
好了,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所有內容了,聽完后你也可以思考一下,到底是什么決定這企業未來的生命力?
免責聲明:本文來源轉載自中國化工機械網(http://www.chemm.cn)